液晶显示器中背光模组的应用
在一般的产品应用中,为了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通常将背光源及其驱动电路、改善光学性能的光学薄膜以及其他附属组件集成为一个能和液晶面板直接配合使用的组件,即背光模组。背光模组是构成液晶显示器的重要元件,也是影响液晶显示器显示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元件。
背光模组的背光源主要有三类:冷阴极荧光灯背光源(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CCFL)、电致发光背光源(EL)以及发光二极管背光源(Light Emitting Diode,LED)。2008年以前,CCFL为背光模组的主流光源,CCFL具有亮度高、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但是CCFL也具有色域覆盖率低、色重现性差、功耗大等缺点,而且CCFL本身含有汞,不利于环保,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LCD的进一步发展。2008年以后,随着白光LED技术的成熟,L ED背光源凭借着高光效、高显色能力、长寿命、广色域、无铅无汞、低电压驱动、高响应速度、近似点光源、紧凑不易碎等优点开始崭露头角,并成为了下一代绿色环保显示技术的首选技术方案。
按照模组中背光源的设置位置不同,L E D背光模组可分为直下式(Direct -Type)与侧光式(Edge -Type)两种。侧光式背光模组中,多个LED光源排布在模组的侧面,经过导光板、反射膜、扩散膜形成均匀发光面。直下式LED背光模组中, LED阵列均匀分布在LCD显示板下面,加上反射腔和扩散膜等共同作用,得到亮度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
两种技术相比较,侧光式可节省较多LED颗粒数量,且由于侧光式方案中的LED设置在侧面,LCD的整体厚度可以很薄,但是侧光式结构不是非常适合超大尺寸的LED背光模组,且侧光式方案中难以实施区块明暗调节,导致画面的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会被牺牲;而直下式LED背光模组不需要使用导光板,直接由均匀排列在模组底部的LED光源经过一定空间的自由混光后,出射到模组表面,从而可以很好的解决侧入式LED背光模组在大尺寸中的不足之处。